(资料图片)
朱高煦骁勇善战,行事有乃父之风,这让从马背上得天下的朱棣非常的喜爱。反观朱高炽根本就没有一国之君的形象,大胖子,瘸腿,不爱动,朱棣看他哪都不顺眼,所以朱棣曾多次想废了他。然而朱高炽也有一些朱高煦无法比拟的优势,正是这些优势最终让朱高煦与皇位失之交臂。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为人仁厚,很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在世时就指定他为燕王的继承人,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也不敢否定自己老爹的指示。
朱棣确实也动过废掉朱高炽的念头,但最终放弃了。放弃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大臣的一句“好圣孙”——朱棣不喜欢朱高炽,却非常喜欢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更深层的原因,是出于文武大臣派系的考量。朱棣讨厌朱高炽,喜欢朱高煦,更多地是出于感性情绪,而不是理性思量。朱棣一生戎武,自然与从小跟随自己打仗的朱高煦亲近,而与不爱运动的朱高炽疏远。打个比方,一个热爱运动健身的父亲,肯定喜欢那个同样热爱运动的儿子,而不会喜欢那个死肥宅儿子。很不幸,朱高炽就是那个死肥宅
朱棣继位后,进一步开疆拓土,先后历经七次打击北元势力,留守监国任务交给了朱高炽。而另外一边,朱高煦夺储之心未死,先是在拜谒太祖陵时,因朱高炽体胖加腿脚不便,致使失足。朱高煦公然藐视自己哥哥:前人蹉跌,后人知警。意思是以后我可不会再跌倒了。显然是对夺储一事,向哥哥示威。太子朱高炽多次的信任危机,少不了弟弟背后使拌。也渐渐引起了朱棣的怀疑,第二次远征蒙古之时,朱高煦提出要返回南京。朱棣以为,战事即将结束,何故要提前回南京?一旦朱高煦回到南京,兄弟相残,而自己又远在蒙古,那时是鞭长莫及,因此不允。
尽管朱棣并不喜欢朱高炽,但是迫于多层压力朱棣也没有办法废除朱高炽。后来朱棣发现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甚得自己喜欢,也认为他最适合继承大统,因此他就想让朱高炽过渡一下,让朱瞻基把大明发扬光大。所以朱瞻基是朱棣最后下定决心传位给朱高炽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前面三个原因是根本,这个原因只能是一个催化剂吧,一个让朱棣下定决心传位朱高炽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