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风波恶 浮生无奈何
—— 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定风波》
作者 叶子
(资料图片)
我对吴凤花最动心的记忆,一直停留在1994年的《吴王悲歌》。那个霸气横溢的乱世枭雄,莫名带一丝邪魅。
吴凤花的那种“邪”,不是阴邪,更不是邪恶,而是一种微微偏离端正感,夹杂着对于生和死的蔑视与不羁,有些侵犯的“美”,这是吴凤花与其他范派小生相异,却独具魅力之处。但她的这种特质,也只在《吴王悲歌》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过。
《马龙将军》创排于2001年,这部改变自莎翁名剧《麦克白》的越剧,堪称对绍兴小百花平民演剧风格的一次大胆挑战,即便在浙江越剧界集体追求创新的世纪之初,也颇具先锋意味。选择这个很不符合传统越剧小生的复杂人物,很可能是吴凤花继吴王之后,为突破自我所进行的一次追求人物纵深感的新尝试。
01
重塑马龙
近十多年来,吴凤花由武转文,演绎了一系列古代文人形象,屈原、王阳明、徐文长……尽管技艺渐熟,可他们总好像与那个最妥帖、最游刃有余的吴凤花,有些天然的隔膜。
远去的马龙已被岁月沉埋,时隔22年,又毅然重新启封,是不是吴凤花难以割舍的几分执念呢?大约在塑造者心底,她仍旧想为那个亦正亦邪、亦英雄亦暴君的将军找到一方复生的舞台,就如同扎在草木深处的根,埋得越深就越难以自拔。
时光淘洗下,吴凤花已从莽撞少年沉淀成沉稳的中年,半生的艺术积淀,为这一次的潜心表演做好了内在的准备。昔日那个《马龙》生不逢时,如今拭去尘土,重新打磨,或许能磨出人物内层的光亮,而那,正是吴凤花心之舞台所向往和延伸的地方。
导演俞鳗文,越剧观众可能不甚熟悉。就职于上海昆剧团的她,是当代戏剧导演界的青年才俊。她为杭州越剧院执导的两部大戏《黎明新娘》《我那疯的娘》,构思灵动,干净大气,曾受到包括前辈杨小青导演在内的一众业内人士的诚心赞许。此番吴凤花将复排《马龙将军》的重任委任于她,可见绍兴小百花团队力求突破的愿望。
不同于大多数莎翁戏剧追求激烈坚硬、歇斯底里的风格,复排的版本并未严格拘泥于《麦克白》的剧情逻辑,并在原型基础上有意进行了越剧审美的偏移。剧名定为《定风波》,一改以主人公名姓命名的直白,留下几分不直抵主题的悬念,这份雾里看花的朦胧感,很可能就寓意着一次带有实验性的“打破”,打破既成定势的惯性,去为舞台发掘一些新的可能。
戏剧,向来是个性的艺术,有的导演追求尖锐的冲突,有的导演雅好凝重的仪式,而对俞鳗文来说,戏剧,意味着一种“大审美”。将“审美”作为核心艺术语汇,贯穿起整体的舞台表达,是她独属的一种导演风格,无论欣赏与否,都不能否认她的独特。
相对于讲故事,越剧《定风波》更注重对演员舞台气质的全方位塑造,可以看出,在“如何为马龙度身打造一种既属戏中人物,又专属演员个人审美”方面,导演花费了很多心思。唱腔激越、眉目流转、披风飘逸、长剑凌厉、鼓槌激荡、醉步摇曳……一切外在手段都成了个性化的塑造元素,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一个”脱胎换骨的马龙,他雄姿英发,他勇武矫健,他野心勃勃,他邪魅动人……这些元素一一拆解,也并不算罕见,但汇聚一处,就只能是独一无二的吴凤花。
我们提着心,看着花帅倾情施展出她多年未曾展现的高难度技艺,翻转腾挪,翻身抢背摔僵尸……不得不承认,比起30岁的阿花,她如今的身手不似那般灵动,但整个晚上,她几乎是豁出全力的倾情投入,那份微微迟缓中依旧无所顾忌的勇往直前,杀出一股势如破竹的气势,让我们全完忘记了,拼命的阿花已经超过了50岁。
结尾处,怒拔利剑与滔天恨事拼命相搏的暴君马龙,被复仇的乱箭穿透孑然的躯体,他缓缓回眸,目光凄然。古往今来,很多睚眦俱裂为神而战的天才都难逃命中注定的魔咒,只落得惨烈悲凉,魂归荒冢。马龙的生命终结于此,暴风狂澜之下,独特的人物气质也定型于这一刻。
久违了,那个胸中有野心、眼中藏天真,放浪邪魅却又惹人怜惜的阿花,那个自《吴王悲歌》后,再没有这般徜徉自如,神采飞扬、与剧中人合二为一的阿花。这两个小时仿佛穿越了二十年的时光,让我们目睹了花儿又一次一点点绽放的过程,每一次舒瓣,每一次展蕊,可能都只是人物某个性格截面的剪影,当那些截面一片片拼合,一点点立体,就环绕成一圈圈扎实笃定中生出的岁月年轮,这,或许就是艺术塑造的凝缩。
02
“花飞”之念
范傅组合向来是越剧中的黄金搭档,范派小生吴凤花和傅派花旦陈飞素有 “花飞”美誉,但二人最令人怦然心动的一次合作,似乎也止步于《吴王悲歌》。
《定风波》中有意安排了两位主人公的多段对手戏,猛一看,皆是以越剧审美为基调的对唱对舞,唱得悦耳,舞得默契。但细想去,又些微有些不同。马龙与姜氏数次以越过分寸的尺度紧紧拥抱,他们额头相抵,气息与共、相互取暖;最后,挣扎于惊恐深渊的姜氏渐渐失去所有力气,像纸片一样贴在他的身上。
传统戏曲的情感表达偏于含蓄收敛,这样身体贴着身体,短兵相接的激情碰撞,明明不那么戏曲,却将身体与情绪上的难舍难分,即将衰竭的生命气息都传导出来,撩拨到观剧人心间的层层敏感。肉体本就脆弱,在小小舞台上,那紧紧拥抱,竭力后仰,绝望向天的造型,让生跟死的界限窒息、寂灭,又苍凉……
在十几年来一直默默怀念“花飞”时代的观众们眼中,几场感情戏承载着一种别样的情感,并不是“感动”或者“伤感”可以概括。这种脱离了理性范畴,单纯对一对生旦所生出的执念,或许只算戏迷视角的世俗趣味,可世俗,有时也意味着一种莫可言说的情感需要,甚至可能是某个剧种特有的情怀寄托。就像范傅、徐王、戚毕……这些越剧中早成定式的流派组合,始终在一代代越剧观众们的一念之间留存得长长久久,不忍她们分离。这一晚,马龙与姜氏,吴凤花与陈飞,她们一步一步自舞台深处走出来,彼此靠近,彼此依偎的情愫,仿佛是对曾经某段美好演绎的温存与唤醒,回到了她们留在我们记忆中最初的样子。
03
程式·色彩·意象
程式,向来是戏曲表演的基础元素,京剧昆曲这种集大成的剧种尤为讲究。来自昆团的俞鳗文,“程式”无疑会是她导演理念的一部分。但是,作为一个80后的新锐导演,她又不太满足僵化地拘泥技巧,特别是越剧这个青春的剧种,理应还有更多的可能,她想为已成规范的程式赋予上一些现代审美的华彩。如何让这段来源于欧洲文化的隐秘难剖的欲念,在中国观众心里激起波澜,使他们对那种恐惧与挣扎感同身受呢?大量的戏曲程式被巧妙地转化成了意象与色彩的交叠。
色彩,从来都是舞台气质的一部分,这个舞台上尤甚。一道道光束的交织,一种种颜色的铺排,皆是人物情绪的外化。暗黑的后幕上叠加了极其强烈的白光,刺目的光芒、弥散的烟雾、黢黑的背景形成若干个极尽分明的视觉层次。背景板采用了特殊的反光材质,随角度不同,镜面映出光怪陆离的影像,狰狞变形。行走其间的人们,魂步飘渺,如同穿梭于一扇扇命运的哈哈镜,那是上帝视角下人类的诡异命运吗?也可能是被欲望驱使的一个个扭曲的魂灵。大面积的黑、白、红像翻洒的颜料桶,浓烈纯粹,每一种色彩都留下一份带有意象的记忆,色块冲击,肆意张扬,可见光的奔腾与颤抖。
叔班冤魂骤现,惊悚的马龙瞬间自浩荡的尘世跌入罪恶之渊薮,红绸翻卷,瞬间划开阴阳两界,界外是血浪滔天,杀伐众生,嗜血无度;界内是心潮翻滚,纷杂惊恐,魄散魂飞。
“姜氏惊魂”曾被诸多剧种和版本编排过,大都是真实的以“手”的姿态表演,以手臂与手的伸展定格为“洗手”的特写。这里别出心意地以带有大幅红绸的扇子代替了现实之手。折扇与长绸都是戏曲常用道具,二者合体却是少见。丝绸殷红,绵长飘逸,形似四溢如注的血流,血花飞溅,浇灌出阴毒且妖艳的罂粟之花。
饰演姜氏的陈飞,素以长袖善舞闻名,她以扇舞绸,揉搓顿挫,开阖抛闪,旋转飞腾……宽幅的红绸放大了她双手上无法拭净的血腥,赎不尽的罪孽将她死死缠住,与地狱里被屠戮的人们共饮鲜血汩汩。
马龙共舞,长绸牵缠相绕,附着其上的情感也被形象外化,建构了“物”与“我”的心理连接空间,凝固又流动,逶迤又缠绵。
一段双人对唱,缓慢处悲哀,激烈处狂乱,衔接神灵和鬼魂,形成了两心间的微妙互动。人类贪婪的欲念,在执拗的欲爱空间中得到顿悟——薄情的是他们,深情的亦是他们。两个罪恶之人,已被整个世界抛弃,但他们仍然要彼此慰藉,共同与世界为敌。
这段表演可谓是与《马龙将军》区别最大的场次,原先“写实”的表演完全“写意”化,程式转化为意象,意象观照出情感,道具舞蹈与人物的肢体、感情、心理表里相照,融为一体。这大约是来自女性创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执着吧,既然越剧的底色一贯唯美柔软,那么即便是惨烈与罪恶,也要想尽办法让“美”停留得久一些。
04
细微处见真章
“于细微处打造人物”,是这个舞台试图寻找的另一种表达语汇。当下的时代,各种艺术都习惯于沦陷在宏大叙事里,对那些“不经意”往往一带而过。这个作品恰好很愿意着眼细节——强调光与影的配合,定格特定瞬间的表情,用简洁干净、精雕细刻的手法,去解读复杂的心理空间。倘若不集中注意力捕捉,很可能就错过了。但是,当你无意间再回想起那些微妙的细节,可能又会突然恍惚、惊讶或者了悟。
马龙与姜氏密谋弑君,墙上映出他们阴森的魔影,被光影放大的阴影恰是他们内心膨胀的欲望的全权投射。
弑君的场景用了既直观又含蓄的手法,马龙与姜氏四手相握,挥剑刺天,红光骤然笼罩,好似喷溅一身的血光,瞬间又陷入无边的黑暗。一个简单的动作,承载了整个戏剧场景,犹豫、杀伐、残酷……
此后马龙与姜氏陷入内心恐惧,红光别出心裁地自地面映射,映照上他们罪恶的脸,指尖仿佛突然奔涌出浓稠的鲜血。抬起手,后幕上罪恶的身影兀自清晰,紧凑地衔接起下一场“惊魂洗手”。
两次光影的处理,手法不尽相同,却同样的简洁干脆,果断干净,既呈现了冷酷血腥的欲望,又富浪漫的视觉美感。
与大开大阖的身段相对应的,是剧中人的微表情。与纯叙事的剧情不同,剧中马龙的复杂心理多以微妙的表情来传达,以小见大,细微处见真章。
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就是欲杀叔班时的瞬间变脸,前一秒还假意堆笑,盛情相邀;后一秒就面露凶光,斩草除根;末尾时一丝冷笑,多种意味皆沉于肺腑,五分嘲讽,三分自得,二分骄傲,那份宁肯我负天下人的阴险得志,心安理得,竟将阿花独有的那份邪魅更衬托出几分妖娆。
剧中有三个征兆人物命运的巫觋,他们几次急促地念诵起魔界的咒语,一轮一轮,有一种咄咄逼人的紧迫感,像阴霾笼罩下勒住命运咽喉的紧箍咒,让人想起《霍姆斯读本》中的那句话:你灵魂的欲望,是你命运的先知。
雪莱说:“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感觉,是一种游离,飘忽不能尽述。可有的时候,语言无法触及的地方,反能精准抵达。细微,本是一种玄妙,被压抑其下,难言未明,可至情往往微渺,沉默地藏于波澜不惊之处。
05
新审美需求
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提出,人类已经开始进入“大审美经济时代”。“大审美经济”是什么?就是超越传统经济,代之以实用与审美、产品与体验相结合的经济。以00后为主体的年轻人们消费,早已与父辈们的标准不同,他们越来越多地注重购买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甚至是一种气氛,一句话语、一个符号。具体到戏剧里,就是一种对来自感官的熨帖审美体验的向往与需求。
审美,原本服务于视觉,然觉知虚幻,未有标准,又使得审美恰恰是最易被忽视,最难被界定和“看见”的部分。纵观这个舞台,它的许多呈现似乎是不经意的,可仔细玩味,那背后又好像处处精心。如此,才能自然天成,在偶然的瞬间吸引路过它的人。
有人说,“当你看完一部电影,很喜欢它,它就很快地变成了一种调子,一种情绪的调子,一种色彩的调子。”《定风波》不是电影,但它对于审美的表达,也达到了这样一种效果,走出剧场的时候,回想刚刚看过的故事,或许细节忘记了,对话忘记了,甚至有些情节转折也忘记了,但那故事曾经在心头留下的感觉你还能够记得。你会清晰地记得那诡艳的红、幽冥的黑、凌厉的白,记得那光与影的绚烂,记得那强悍与脆弱冲撞的巨大矛盾与张力,记得整肃的舞台上,这个越剧团体不同以往的规整与秩序,记得旖旎情爱之间心头突然的微微颤动……
所谓“愉悦的审美”,就是一环扣一环的讲究,如心电图一般,时高时低,却不会间断或终结。
尽管,这个故事的讲述还并未达到尽善尽美,比如,在情节的叙述上、心理内涵的挖掘上、唱词的精致度上……都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但一路走来,花飞也好,俞鳗文也好,绍兴小百花也好,《定风波》的创作者们都希望这个重启之作相比22年前,能够改变一些什么,打破一些什么,探索一些什么,用人物与舞台气质的重塑打破旧时的风格,用浪漫唯美建构某种呈现秩序,用意象和色彩赋予程式新的内涵,或许,这一切的努力与尝试,真的能够些微创造出一些带有时代新鲜感的审美视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