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村振兴路上的青年科学家 | 董荣书:“石头缝”长出“致富果” 绿色生态为石漠化地区注入新动能
编者按:
有一群人,他们在田野拉开青春的序幕,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争当“弄潮儿”,实现人生理想。有一群人,他们扎根田土,情系农民,用科技兴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他们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施展拳脚,建功立业。他们就是农业青年科学家,激扬青春心系三农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推出“乡村振兴路上的青年科学家”栏目,关注奋斗在田地里的青年科学家。
点击观看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易帆
“相较于石漠化地区传统的玉米产业,引入石漠化生态高效发展模式后,农民的亩产经济效益翻了6到10倍。”5月4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草业研究中心的董荣书向记者说道,近年来,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道提出在石漠化区域构建“基于牧草覆盖和利用的石漠化生态高效发展模式”,草业研究中心技术团队通过特色作物和牧草不同生态位的配合,构建“上管收入、中管石头、下管生态”的生态高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牧草提升石漠化区域生态和经济效益功能,实现石漠化区域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
董荣书向记者介绍石漠化治理情况。记者 郑光平 摄
石漠化,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是陌生的,但是在我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区受它侵扰的范围并不小,石漠化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灾难,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董荣书介绍,例如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南盘江镇田房村,是一个只有37户147人的布依族村庄,由于石漠化严重,该村又被称为“岩窝”。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联合贵州农科院热作所,以该村为试点,建立示范基地。通过引导在该村种植芒果和澳洲坚果,在果园鼓励农民间作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实施小规模的圈养,形成了“果上山、藤盖石、草盖地、畜吃草、粪养果”的高效循环绿色发展模式。
2021年治理前的贵州兴义田房村的土地原貌。
治理后的贵州兴义田房村。
在此基础上,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生态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通过引进特色作物,集成轻简高效栽培和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建立核心示范基地。
通过对核心示范基地综合治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单项技术增产47.36%,集成技术增产60%以上,成本减少20%以上,提高收入150%以上;植被覆盖率提升33.17%,示范区内重度、中度石漠化面积减少了26.98%,石漠化程度呈现从重变轻的良好态势,昔日的石质荒山已被“绿毯”覆盖,石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硕果累累的澳洲坚果和芒果等作物,荒山变成了今日的“金山银山”。
董荣书在查看无人机拍摄的示范基地情况。记者 郑光平 摄
据了解,该模式已经推广到贵州、广西和云南等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地区,建立了5个示范基地,初步探索出一条石漠化土地得到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乡村产业得到发展的有效途径。
董荣书在实验室查看牧草生长情况。记者 郑光平 摄
“今年贵州地区比较干旱,当下正是兴义市芒果和澳洲坚果的花果期,我们要着手指导当地农民开展抗旱管理,确保果树正常挂果。”董荣书说,中国热科院还构建石漠化生态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技术,跟踪监测服务石漠化地区产业发展,并及时解决农民、企业的产业难题。此外,中国热科院还牵头联合云南、贵州、广西等热区科教单位、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共同建设热区石漠化山地绿色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针对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生态、生产、生活矛盾突出问题,聚焦特色产业培育,开展特色作物筛选、技术研发集成及模式构建,形成了适合不同石漠化区域生态和经济效益兼具的生态发展模式。
董荣书与同事一起编写的《石山变形记》。记者 郑光平 摄
2014年海南大学博士毕业后,董荣书一直扎根农业科研工作一线,在他看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农民增收、稳收,能够实实在在地帮扶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就是扎根在艰苦的“石头缝”中创业的初衷。“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推广石漠化生态高效发展模式,让更多石漠化地区受益。”董荣书说道。
董荣书(左一)在“石山” 与村民一起劳作。受访者供图
目前,在贵州兴义、广西罗城、云南保山等典型区域示范应用,推广面积29.3万亩,每亩增收4500元左右,人均增收8900元/年,累计经济效益5.0亿元;示范区域内植被覆盖率增加33%,水土流失减少达74%以上,石漠化面积减少27%,土壤肥力显著提高。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吸引了更多的村民返乡创业,促进了石漠化区域的生态治理和乡村振兴。(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