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的8月20日,2023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将拉开序幕。作为国内软件行业的风向标,软博会已在南京落地19载,见证了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的跨越式发展。
(相关资料图)
从2005年起步时产业规模仅166亿元,到2022年产业规模超过7000亿元,跃居江苏省第一、全国前列;从默默无闻到荣膺首座“中国软件名城”再到上榜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再次发起冲刺,瞄准的是万亿级黄金赛道。底气何在?证券时报记者近日进行了实地探访。
实探南京软件大道
哪里是观察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的最佳窗口?答案无疑是软件大道——南京首条以产业名称命名的道路。
2008年,南京雨花台区为扩大软件产业影响力,将“宁南大道”更名为“软件大道”。一条“软件大道”铺就了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发展的“高速公路”。正如路名,软件大道两侧,集聚华为、中兴、润和、运满满等众多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
润和软件是坐落在软件大道核心地段的一家创业板上市软件企业。公司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桑传刚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润和软件是南京雨花台区、中国(南京)软件谷首家本土软件业上市企业,上市至今已满11周年,公司2009年左右搬至软件大道时,附近还是一片荒地,“当时软件大道附近人很少,也没有地铁,由于交通不方便,公司还开设了班车。近年来,随着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在软件大道附近集聚,每天早晚都开始堵车了。”
在扎根软件大道的十余年间,润和软件发展成为南京软件行业的一家龙头企业,去年营业收入近30亿元。“公司最初主要从事海外软件开发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在海外市场练就了本领后,恰逢国内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机遇期,公司转型国内市场,目前国内软件业务收入占比超过95%。”桑传刚告诉记者。
以软件大道为中心,正是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主要承载地——中国(南京)软件谷所在地。2010年,南京被工信部授予首座“中国软件名城”称号,为高标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2011年8月,中国(南京)软件谷正式揭牌。
中兴通讯率先进驻,紧接着华为选址落户。两大巨头落户后,各大通信软件企业纷至沓来,带动了整个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的发展。
坐落在中国(南京)软件谷的科创板上市公司亚信安全,2015年成立,目前已成为南京规模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在中国网络安全电信行业细分市场份额占比第一,连续六年蝉联身份安全中国市场份额第一。
“2015年时,公司员工只有1000人,目前员工人数已有2倍的增长,达到近3000人,业务规模也从昔日的4亿元达到去年的17亿元。”亚信安全高级副总裁刘东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今,中国(南京)软件谷已成为与北京中关村比肩的顶尖软件园。2022年,中国(南京)软件谷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600亿元,涉软企业达到3842家,涉软从业人员总数达34万人。
中国(南京)软件谷是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发展的缩影。2022年,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规模达7408亿元,同比增长8.9%;拥有上市企业127家,南瑞集团、熊猫电子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8家,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23家,均位居全省第一。
发展软件产业底气何在
首届软博会召开的2005年起,南京即把软件产业定位为第一优先鼓励发展产业。
“2010年,基于南京拥有高校多、人才集聚等适合软件行业发展的条件,国家将首个‘中国软件名城’落在南京,自此,软件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南京的支柱产业。”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处长郑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工信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口径,软件产业分为四类,分别为纯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嵌入式软件和信息安全服务。南京软件产业的特点在于第一类纯软件占比超过30%。通俗地讲,就是“码农”多,截至2022年底,南京涉软从业人员近90万人。
记者在南京走访期间了解到,南京在校100万名大学生中,约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所学专业与软件相关,包括软件工程、自动化和通信工程等,这些毕业生相当比例都会留在南京。
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该校2022届毕业生主要就业流向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中研究生为55.35%,本科生为51.94%。同时,2022届毕业生江苏省内就业比例63.70%,而江苏省内,就业人数最多的城市是南京,留宁毕业生中研究生和本科生占比分别为70.46%和72.19%。
“华为等大厂出来的码农,创业多数也会选在南京。”郑炜告诉记者。
华为对面,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的大型科技地产项目正在招租。一位招商人士向记者透露,面积100、200平方米主要是为IT及创新科技企业量身定制,不过目前均已租罄,不少都是IT行业的创业公司。
软件产业集聚发展的生态圈,叠加南京的城市交通、生活条件等在全国拥有竞争力,比如房价比上海、杭州低,高铁到北京最快3.5小时,到上海最快1小时,这都让软件企业源源不断地涌向南京。
天时地利之外,南京针对软件产业推出的政策同样功不可没。2011年8月,南京发布《关于以打造“一谷两园”软件产业集聚区为重点高标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意见》(39号文),不仅提出南京这座中国软件名城10年的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更重要的是敲定“一谷两园”(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软件园、江苏软件园)设立独立金库,对土地、财政收入等实施封闭运作,范围内的土地出让金,在按规定计提外,其余资金返还“一谷两园”。
39号文到期后,2021年,南京再次接续发布《南京市推进软件名城提质升级打造万亿级产业行动计划》(简称《万亿级产业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南京将建设万亿级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按照七大实施路径推进,形成全国软件名城提质升级示范。
“两大纲领性文件,系统阐述了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顶层设计。”郑炜向记者表示,“其中,39号文相当于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拨了一块自留地。”
好的工业软件是用出来的
尽管规模已超7000亿元且上榜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但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依然存在不小的遗憾和短板:年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企业众多、附加值低、缺乏大型互联网龙头平台……
多位业内人士建议,南京应在顶层设计方面更多考虑,扶持龙头企业或头雁,加大力度将巨头培育出来。
“传统的服务外包模式依赖于粗放型的人员扩张。”桑传刚用润和软件自身的发展路径作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缩影,“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很难有前景。”
以软件开发企业为特点的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正面临着变革。
“南京目前正打造政策高地、成本洼地,重点聚焦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开源软件、通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Web3.0等数字经济的底座和基础,固长板、补短板、布局未来产业。”郑炜说。
日前,一场工业软件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在中国(南京)软件谷举办,南京制造业龙头企业发布应用需求,工业软件链重点企业推介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
“好的工业软件是用出来的。”南京工信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副处长林卿在对接会上表示,“对接会的目的,是针对自主工业软件应用推广难的共性问题,为南京的工业企业和工业软件企业搭建一个促进交流、推动合作的活动平台。”
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一黄金赛道,尤其是通用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南京的软件企业也已行动起来。
润和软件今年发布了《润和软件人工智能(AI)战略白皮书》,推出了AI中枢平台,可以集成盘古、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业界各类先进大模型,并同步推出了四款行业应用内测产品,分别面向电力、金融测试、医疗、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域,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行业应用场景中。
亚信安全也酝酿打造网络安全大模型,希望通过大模型提升产品能力。刘东红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应用使得安全监测、处置等能力得到提升,公司目前也正在进行相关研究和创新。
展望2025年,一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呼之欲出。根据《万亿级产业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规模突破1万亿元,培育软件业务收入规模超100亿元企业10家,超50亿元企业25家;涉软从业人员超100万人,软件产业成为南京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产业。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