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上边有点干,再喷点水。”在门头沟区琉璃渠村,北京明珠琉璃制品有限公司非遗传承工作室带头人赵长安正对着徒弟喊话。而伫立在他们眼前的是与故宫太和殿上同款的正吻,造型威严,纹样精细。
▲赵长安和同事一起为正在加工的正吻进行喷水
(资料图)
琉璃渠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被誉为“中国琉璃之乡”。历史悠久的琉璃制品厂始建于1263年,一直为故宫、天安门、天坛、颐和园等皇家建筑烧制琉璃制品。
▲赵长安对自己作品的要求是必须能经得住时间的磨砺
琉璃烧制技艺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因环保受限、市场收窄等原因,10年前厂子无奈停产,直到今年2月份,在各方努力下,窑火在这里重新燃起。
“我们即将完成的这个正吻有3.46米高,参照了故宫太和殿上的正吻,按照1比1的比例制作,已经做了两个月。我们制作的是用来做模具的,因为尺寸太大,会把它分成13块,倒模、烧造后,我们会将成品放在文创园里进行展示。”赵长安介绍。
▲赵长安是全市少有的同时掌握官式琉璃吻作、釉作、窑作三项技能的专家
赵长安是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渠琉璃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第三届“北京大工匠”,是掌握官式琉璃吻作、釉作、窑作三项技能的专家。而他口中的文创园是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其前身是北京市琉璃制品厂老窑厂,当年他27岁,顶住家人的反对,开始跟琉璃朝夕相处的地方。
▲每一处细节,赵长安都要精心雕琢,力求完美
“当年,我来厂工作时才发现,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傅们都已退休。为了更好地精进技艺,将琉璃文化发扬光大,我拜已退休多年、德高望重的琉璃烧制技艺老技师李朝元、范淑英夫妇为师,老人们毫无保留地将自身的技术教授给了我。”赵长安说。
凭借着精湛的技艺,这些年,赵长安参加了国内外很多重要建筑的维修、设计、复制等工作。故宫太和殿、国家博物馆、北京站等大修他都参与其中。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也都有他设计的琉璃制品。
▲赵长安与同事一起切磋技艺
如今,赵长安琢磨最多的就是怎么把技艺传承下去,“我的使命就是让琉璃浴火重生。”为了这样一个信念,赵长安广撒网收徒弟,传授技艺;开办古法工作室,恢复古法技巧;积极创新,打造文创产品。“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把琉璃烧造这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技艺传承下去。”
▲“我的使命就是让琉璃浴火重生”,是赵长安挂在嘴边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