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资料图)
北京晚报 |2023年06月28日
(宋)米芾《三札》卷
(传)南宋米友仁绘《云山墨戏图》卷
(北宋)米芾《珊瑚帖》页
这不起眼的草儿,在历史上的某个时刻,被一个拿野生稻充饥的人发现了。这个人是谁,当然已经无从考证,但这个人应该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使用简易镰刀、犁头等工具,将野生稻进行人工培育的人。
只是,湖边野草那么多,怎么就唯独稻米进了农田呢?这多亏了野生稻的特殊基因。一样东西闪亮登场,除了需要慧眼,更要靠自身的优势。一种植物野生稻成为粮食应具备四大技能:生命力强、种子多(产量大)、命硬(容易种植)、好收获。前三点是很多杂草都能做到的,但第四点却不是每棵杂草都能够实现。千万年来,很多杂草不受干预自我繁殖,种子一旦成熟,便会掉落。有的种子长得快,有的种子长得慢,甚至休眠期长达30年。且杂草在哪长,什么时候长,一切随缘。而野生稻这棵野草终是独特,她在成熟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散落,非常便于人们收获食用。“好收获”这一条,让她与一般野草区别开来。
当然,当时的野生稻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果实不够饱满。但是,古人是多么聪明啊,他们始终有发现美的眼光和创造美的能力。
中国对米格外重视,把用餐称为吃饭,也足见米在中华饮食中的地位。一日三餐,可以餐餐见米,这黄澄澄的植物种子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也足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当米遇上人,是互相成全。互相成全,应是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相处的最高境界。
关于芈姓改为同音的米姓这一论点,除了米芾的考证,还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颛顼姓芈,被周武王封于楚国后,因芈与米同音,则改为米。加上稻米本身的价值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都很高,楚国的稻米又非常丰盛,芈姓也乐于改姓为米。第二种说法是,芈姓曾经是人口众多的庞大贵族家族。秦灭楚之后,楚国芈姓贵族为了躲避迫害,就把芈姓改成字形相似、读音相同的“米”姓。第三种说法是,因为“芈”在书写过程中有些不便,楚人就将“芈”字简化为“米”字。
无论哪种说法,米的魅力和光芒,都像米粒一样,四面八方地绽放。
米芾坚持着自己的考证,以贵族“芈氏”为骄傲和自豪,也从不掩饰自己对“米”姓的热爱。他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他快快乐乐地自署姓米或芈,还非常喜欢吃大米饭。有时,他把大米饭,就菜吃;有时,他就直接吃大米饭,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吃光饭”。细嚼慢咽中,每一粒米,都被米芾用心感受。
享用着大米饭的香甜,思维活跃的米芾,灵感也不断产生。某天,他端着一碗大米饭,慢慢品尝,吃着吃着,突然放下碗筷,拿起画笔,在画纸上不断密集地画下米粒的形状,将其缓缓地晕染出空灵、清澈的境界。就这样,一种水墨绘画技巧被米芾发明创造出来,这种技巧被称为“米点皴”。
皴是中国画里突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的一种技法。米点皴是用饱含水墨的横点,密集点染,其重点在于“横点”和数量的“密集”,同时泼墨、破墨、积墨并用,充分地展现江南山水晨初雨后之云雾变幻、烟树迷茫、氤氲之气环绕的景象。米点皴在国画的蓝天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米芾的画被称为“米氏云山”。
米芾的儿子米友仁也喜欢米。他在父亲的基础上,把米点皴发扬光大,还呈现出可爱的面貌。人们把米芾、米友仁父子独创的绘画技法直接叫“米点”。又因父子俩的皴法有不同之处,米芾的皴法点形更为阔大,被称为“大米点”;米友仁画山的点形略小一些,被称为“小米点”。米芾、米友仁父子被称为“大米”“小米”。
米点皴,遂成为灵魂的碰撞。米友仁在《潇湘奇观图》自题道:“此图乃庵上(指海岳庵)所见,大抵山水奇观,变态万层,多在晨晴晦雨间,世人鲜复如此,余生平熟潇湘奇观,每于观临佳处,辄复得其真趣,成长卷以悦目。”米点皴是米芾、米友仁父子对大自然观察和体验的产物,传达出来的特点是“晨晴晦雨”“变化万千”,让人联想到“空山新雨后”“山色空蒙雨亦奇”等诗句的意境。
在宋代,山水画走向巅峰。艺术家们推崇恬淡与自然,不重外在造型和表现手法,更在乎“意气”与“思致”,这也正合了历代文人所喜欢的意趣之美、超脱之趣。米家父子的画别出新意,其创造力突破了前代山水画的瓶颈,呈现出一派天然的新鲜样貌,对后代山水画影响深远。
像芈姓和米姓一样,米点皴,既因米氏父子之名而得名,又因像米的形状而得名。米氏和米点皴就此融为一体。
当米撞上画,清灵出尘。
米芾其人,如同他的书画一样,讲究,飘逸。
米芾能诗文,精鉴别,擅书画。穿着效仿唐人,神情萧散,谈吐清畅,讲卫生爱干净,不喜欢与人共用毛巾用具和器皿物品。
王安石曾经将米芾的诗句写在扇面上,苏轼也很喜欢米芾的诗。米芾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尤工行、草,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他除了山水人物画自成一家之外,还尤善临摹复制,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又精于鉴赏判定古文物,只要遇到古代器物书画精品,就一定千方百计地得到。他还特别喜欢罗致名砚和各种文房佳器,喜蓄金石古器,凡经他收藏、品题之物,无不身价倍增。他尤嗜奇石,无为州(约为今安徽无为县)有一块大石,很多人都认为其形状难看,但米芾见了却极为高兴,说:“这块石头足应受我膜拜。”说罢便整理衣冠,恭恭敬敬地面石而拜,称此石为兄长。
这“米癫拜石”的典故,令人莞尔。其衣着行为以及对书画珍石如痴如醉的状态皆被当世视为癫狂,米芾又有“米癫”之称。
米氏与石的缘分也真是长久。米芾的后裔米万钟也爱石成癖,时称“友石先生”。米万钟一生游走了很多地方,收藏了大量奇形怪石,对每一块石头都细心观察,认真研究,画貌题赞,整理成《绢本画石长卷》,还著有《篆隶订伪》《澄澹堂诗文》各20卷。米万钟醉心于收藏石头,痴迷劲儿不在“米癫”之下。
米与石,也有着奇妙的融接。古代没有“克”“千克”“吨”这些词,一般用斤、两、斗。斤、两、斗都比较小,古人就发明了一个新的量词:“石”。石这个量词,最初也和石头有关,当时,恰巧有一堆米,和一块大石头的重量相当,人们就用石来当做这个称呼了。
一石具体多重呢?《汉书·律历志》也说:“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钧是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三十斤为一钧。石是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一般是一个人一担子挑起的重量,所以老百姓为了省事和方便理解,常常把石和担混用,这种情况在史料中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唐朝。不过石和担混用的表达仅存在于民间,官方一直叫石。
.